【團團報導】馮亞敏的理性與感性
「難搞」是因為對細節和自我嚴格要求,而非情緒控管失當。面對熱情所在──藝術與時尚,她永遠像個雀躍的小女孩。馮亞敏正是一個如此可愛的人。
喜事國際時尚集團執行長馮亞敏的工作,或許為大多數女性所憧憬──每天與精美的華服為伍,時間一到便像候鳥般飛往巴黎看秀,會晤引領國際潮流的頂尖設計師,參加衣香鬢影的時尚趴…。不過,這僅僅是浮光掠影,極表面的一小部分而已。大家沒看到的,是光鮮亮麗之下的美學底蘊,以及精確無誤的管理思維,當然,還有浸潤時尚業多年的經驗值。在著作《精準的奢華》中,馮亞敏用非常不同的角度分享她眼中的時尚,希望這本書引發更多思考和交流,為台灣的時尚產業盡一分力。
美學與管理皆發自日常生活
馮亞敏將著作的第一章節獻給了摯愛的母親,她說,母親是她的第一位時尚啟蒙老師。自幼潛移默化,馮亞敏承襲了母親對美、對生活的態度與品味,這也是成就她今日事業的磐石。「媽媽是個很會過日子的人,非常懂得如何運用有限的資源豐富家裡、家人的生活。」此外,母親還給了她滿滿的愛;「我從小就得到很多愛,懂愛的人,必然是自信和滿足的。」任職軍人的父親同樣疼愛五個寶貝女兒,但對她們的言行舉止有許多要求;「爸爸會讀族譜給我們聽,長大後我才明白,這是另一種形式的組織架構,但我們從未想過其關聯性。美學和管理其實都從生活出發,冠一個專有名詞就變得很學術。」
時時做好自己的功課
放年假前,馮亞敏送給每一位同事一本與品牌管理相關的書,同時在每一本書的書扉寫了他們的名字、對他們的鼓勵與期待,簽下自己的名字,以及很特別的一句話──「我希望你帶著你的經驗去讀」。「雖然商品的定位不同,論述也不見得絕對適合我們,但書上的東西確實每天發生在我們店裡,我希望作為給同事們的提醒。」她自己的春節假期亦看了許多書,並且把重點紀錄下來;「機會和命運是我們無法掌控的,但我是個絕對不偷懶的人,無時無刻不在做功課。」否則,她怎能順利拿下70多個品牌的代理權?有時,她甚至只講了一、兩句話,對方便放心把代理權交給她。
學習他人的長處
Camper是馮亞敏代理的第一個品牌,她從Camper學習到非常完善的管理模式。「起初,我並沒有做大的打算,只是單純地想把好東西介紹給朋友,後來漸漸發現,Camper的組織非常有效率,我對西班牙人也完全改觀。與Camper這20年來的合作和互動不僅讓我樂在其中也獲益良多。我很感恩。」無論是夥伴或消費者,對馮亞敏而言,做生意是承諾也是信用。
惡魔果真藏在細節裡
不少人以為,「難搞」的馮亞敏有如《穿著Prada的惡魔》裡的梅莉史翠普,精準要求同仁的工作態度與執行細節,她一點也不以為意。「電影裡腰帶那一幕令我印象最深刻,類似情況真的發生在我們公司──團隊專心一意想達成目標,新進人員反而在一旁笑。只要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裡,當惡魔沒什麼不好。別人說我『難搞』,是因為不了解我的目標、不知道我的遠景。『難搞』的人必定有與眾不同的獨立觀點,我反而想和『難搞』的人合作,困難往往會成為指引你的方向。」不過,看到旁人的好,她一定開口稱讚,讓對方知道。
做好理性再談感性
美是主觀與感性的,而出色的管理往往必須依靠客觀與理性。馮亞敏似乎能夠毫無滯礙地在兩者之間自由穿梭轉換。「這是我必須努力做好的功課。我的理性是數字一定要達標,管理層面的規則一定要守,達到營業額的時候,感性面可以包容許多東西。如果沒有理性的達成,就沒有感性的樂趣和感性的美麗。」馮亞敏笑著說,當初讀EMBA時曾做過測試,結果她屬於權威和教練型的領導;「但我很不願意承認,我個人也很不想做這種人,我寧可我的員工來管理我。不過,在這個產業裡,若要帶著一堆感性過了頭的人一起努力,就必須擔任這樣的角色。」
永保一顆無齡的心
馮亞敏不願意承認的,還有自己身上的文青氣息。「以前在某個聚會上,有人說我很文青,我相當不認同,但一旁的詹仁雄說:『妳就是啊!』。後來我發現,不管我個人或代理的品牌,確實有幾分屬於文青的叛逆,那是面對藝術的叛逆。事實上,喜事國際的氛圍正是叛逆的、追新的,頗能呼應我從前主張的Young Heart『無齡的心』。」有一天,女兒宋安給她看一支Sia的MV《Chandelier》,她突然有一種頓悟的感覺;「Sia的叛逆來自於她太新了,把那個張力拉開的時候,會看到她想表現的東西。對新電影、新文學、新音樂抱持開放的心,保有幽默感,就可以擁有無齡的心。」
雜誌/美麗佳人 Marie Claire
採訪撰文/甘立德
攝影/Hedy Chang